齿轮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齿轮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新闻】对有害App进校园坚决说不

发布时间:2020-10-14 18:00:21 阅读: 来源:齿轮厂家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一些学校教师利用手机在线给学生布置作业、改作业,利用App让家长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等。在此过程中,一些有害App走进校园――

学习App被不良内容搭了“便车”

“老师觉得孩子数学学得比较扎实,可以利用闲暇时间拓展数学思维,就推荐了几款学习数学的App。 ”合肥市民胡女士的女儿读小学五年级,她翻开手机里的学习类App文件夹给记者看,光是学习数学的App就有3款,加之其他类型的学习类App竟多达10余款。

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教育触网、触手机是一件自然的事儿,如果有些App未给教师、家长、学生带来便利,反倒是增加了负担,则不能称之为“得力助手”。让人担忧的是,目前有不少含有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及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等内容的App进入校园,直接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和学生的正常学习,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孩子一开始在App上做题的时候,题刷得又好又快,接下去就可以解锁更高级的题库了,像打游戏一样,会上瘾的。 ”胡女士告诉记者,只是“升级闯关”之后,想要获得高级题库,就得花钱。

记者了解到,部分学习类App只能在一定期限内免费使用,之后需要通过购买收费项目,来获得PK点、金币、体力卡、皮肤等;如果要解锁,则需花费一笔不小的钱。“三周特训营,立即抢购”“1对1带你放肆学,返场加售”……点开“作业帮”App,醒目的商业广告映入眼帘。其实,诸如作业帮之类的作业辅导App,很多借学生作业问答、老师布置作业系统自动批改等幌子,实则在推销网络直播课。还有一些App,通过设置一些小游戏、低俗内容段子来诱惑学生下载、使用,让本来用于学习的App,成为孩子用来玩游戏、娱乐的“正当借口”。学生用手机“学习”,却用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端付费玩游戏、打赏网红主播等,类似现象屡有发生。

一些教育专家表示,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价值观的形成阶段,而有害App对青少年身心有着不利影响,可能导致学生厌学、沉迷游戏,甚至走向犯罪等问题。

App开发企业趁“需”而入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用之有道,利之不竭;用之无道,其害无穷。校园App亦然。

“孩子与她姥姥、姥爷一起生活,老人家对于孩子的学习有心无力,所以我们就给孩子买了部手机,下载了一些学习类App,让孩子学习之余通过这些App自学。 ”在上海工作的合肥市民王女士坦言,见别人家的娃都下载了,自己也不淡定了,语数外三门科目的App都下载了。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焦虑,在名目繁多的学习类App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工作繁忙的父母,无暇检查作业,App拍一拍帮忙检查;英语跟不上,赶紧下载一个App,花钱买课程忙得不亦乐乎;怕数学掉队,提前补补奥数;语文不行,写作文、背诗词的App也少不了……老师的“用心良苦”俨然成为有害App泛滥的“助攻”,为了方便布置和检查家庭作业,为了“多快好省”地为每一次考试排名,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拔高学习能力……再看看心智尚未成熟、猎奇心强的学生,怎能抵挡住有害App的种种诱惑?

从家庭到学校,大家的心态被App开发企业看在眼里,趁“需”而入。受利益的驱使,一些App运营商举着“互联网+教育”的大旗,不惜使用“赞助”“回扣”等方式,让学校推广使用。

不需要教师资格证、不公布教学与师资资质;明令禁止的超纲内容依然存在;使用方隐私保护有漏洞;眼花缭乱、与学习无关的广告“你方唱罢我登场”……从安全隐患到内容,部分学习类App存在的问题相当严重。

多方联动健全监管长效机制

某些App自开发至运营“千疮百孔”,为何却能够“茁壮成长”?其中,缺乏有效监管是主要原因之一。进入校园的App是否上好安全锁?主管部门是否定期对校园App进行排查与管理?家长是否尽到监护职责?

近日,省教育厅下发《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开展App全面排查工作,并在2019年3月10日前完成。凡发现包含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等内容及链接,或利用抄作业、搞题海、公布成绩排名等应试教育手段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App,以及付费查看成绩、花钱讲解试卷的App,立即停止使用,退订相关业务,卸载App,取消关注有关微信公众号;将涉嫌违法违规的App、微信公众号报告当地网络信息管理和公安部门查处;要求中小学校建立学习类App进校园备案审查制度,按照“凡进必审”“谁选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双审查”责任制;定期检查、掌握App内容变动和更新情况,发现有害信息要及时处置。

学习类App不仅要建立审查制度,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长期监管,建立健全的长效机制,从而杜绝有害App进校园的可能性。省教育厅基教处调研员夏业柱表示,逐步建立学习类App使用管理的长效机制,坚决防止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从而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在基础教育教学中积极作用。

当然,不能因为学习类App监管存在难度,便一刀切,拒绝一切学习类App进入校园。源头须堵,乱象须疏。 “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选择有资质、有监管、专业机构开发的公益性App,甚至可以开发屏蔽、阻止有害App的‘杀毒软件’。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段兆兵呼吁,杜绝有害App,须多方配合形成联动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加以规范学习类App,学校方面需要加强监管和引导,家长需要加强监护职责,学生需要增强自律意识。(记者 朱琳琳)

武汉皮肤病医院怎么样

白癜风专科医院预约

昆明曙光男科医院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