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齿轮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南京农机化研究所小岗村式改革是嘛

发布时间:2021-07-19 15:53:06 阅读: 来源:齿轮厂家

南京农机化研究所:“小岗村式”改革

摘要:2013年,南京农机化研究所正式成为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试点单位,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改革试点,这场围绕“顶天立地、国际一流”的发展目标,突出体制机制创新,调整优化科研力量,着力提升农机科研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改革,被该所所长陈巧敏称之为“小岗村”式的改革。

1978年末,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在大包干协议上按下了手印。小岗村大包干前后的变化说明,中国没有懒人,所谓的懒人是由于制度和管理办法造成的。小岗村的改革,推动了联产承包制在全国农村的推广,使得全国农民不断走上富裕的道路。而中国农业科学院自2013年启动实施的科技创新工程颇有点像当年的“小岗村改革”,特别是建立了以长期稳定支持为特征的科研投入机制,解决了农业科研长周期与科研项目短时限的矛盾。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凭借自身的实力与特色成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的第一批吃螃蟹者,2013年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其他11个研究所进入科技创新工程试点,标志着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试点工作正式拉开帷幕。梳理南京农机化所3年试点期科技创新工程取得的成绩,充分证明科技创新工程给农机化所带来了质的提升,也为“三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与装备支撑。

2013年,南京农机化研究所正式成为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试点单位,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改革试点,这场围绕“顶天立地、国际一流”的发展目标,突出体制机制创新,调整优化科研力量,着力提升农机科研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改革,被该所所长陈巧敏称之为“小岗村”式的改革。他表示,科技创新工程是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行动,承担着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先试的历史使命。在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试点期(2013年至2015年),南京农机化研究所以创新工程为契机,全面实施“使命驱动、链式布局、团队作战、三创协同、条件领先、内外统筹、良性发展、推动变革”的创新战略,进一步凝练了学科方向,整合了研究力量和科技资源,创新了科研组织模式和管理机制,激发了各类岗位人员的积极性,有力地提升了南京农机化研究所的科技创新水平。

体制机制创新焕发新活力

自创新工程试点期启动开始,南京农机化研究所就根据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面向农业生产实际需求的原则,制定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即力争经过5至10年,使确定的11个研究方向总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建成农机化领域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重大应用类研究的世界一流科研院所。为了实现这一战略,农机化所优化了学科布局,整合了研究方向,确立了耕种机械、收获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和植保与资源化利用机械4个学科领域12个研究方向。

为确保各个学科有效运作,南京农机化研究所构建了完善的管理体系,成立了人才工作委员会,完善了“按需设岗、按岗聘人、岗位固定、人员流动”的机制,建立了《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引进高层次人才办法》等完善的人才引进、培养、评价、选拔、激励和保障机制,最终建成了以中青年为中坚力量的科技人才队伍。建立了《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科研团队绩效考核办法》等较为完善的科研岗位考核评价机制、绩效分配与激励机不知道有哪些疲劳实验机制,尤其是对首席专家、骨干专家和研究助理等重点岗位,把绩效目标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这些措施强化了以科研能力和创新成果目标为导向的绩效分配制度,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快速发展。同时,通过整合、调整、优化科研组织方式,实现研究中心向科研团队的平稳过渡。

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使重大成果频出

体制机制理顺了,大家心气顺了,科技创新的氛围自然就显现出来了。各个科研团队在所负责的致使初期强度偏高领域心无旁骛地开始了科研工作。试点期内,南京农机化研究所的各个科研团队在不同的领域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并不断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商品化生产,实现了科技生产力的转移。在耕种机械领域,科研团队重点开展了丘陵山地及果园耕整作业技术装备研发、高效复式播种技术装备研发、育苗播种自动移栽技术装备研发,建立了基于信息化手段的农机化固定观测体系等。在收获机械领域,科研团队重点开展了花生、甘薯等土下果实收获技术装备研发,包括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电液仿形限深、秧蔓多次交接合并输送关键技术研究、全喂入花生捡拾摘果联合收获广适低损捡拾、果秧柔性防缠输送技术研究等;穗粒类作物收获技术装备研发,包括开展传统型联合收获机关键部件参数优化研究、基于北斗导航的穗粒类作物智能化、高效收获机关键技术研究;果、蔬、茶等经济作物收获装备技术研发,包括开展果园及设施蔬菜收获专用作业动力平台研究、针对蔬菜收获过程菜叶损伤、堵塞问题,创制设施蔬菜无序、有序收获技术装备;棉花和麻类收获机械装备研发,包括自动对行采棉机、棉花打顶机、大麻收割机等装备研制。在农产品加工机械领域,重点开展了粮油作物产地智能化优质、高效干燥技术装备研发,高活力花生种子智能化加工技术装备研发,以及大宗及特色果蔬等农产品精准干燥技术与装备研究等。在植保及资源化利用机械领域,重点开展了精准施药技术研究,通用关键部件和新型施药装备的设计及制造工艺研究,新型植保机械运载平台研究,航空施药技术及装备研究;以及生物质规模化收储利用技术与模式研究,有机肥、厩肥精准施肥装备研发和多元废弃物干发酵关键技术研究等。在智能农机装备领域,重点开展了基于BDS技术的作物基肥变量施用技术与装备研究开发、基于传感器的变量追肥技术与装备研究开发、基于离散单元法的联合收获机脱出物建模技术研究、基于稻麦联合收获机作业过程的水稻品质测试技术研究等。

这其中,攻克油菜毯状苗机械化移栽等行业共性关键技术18项,研究开发4HLJ-8型高效八行花生联合收获机等关键装备和部件35台(套),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91篇,SCI、EI等收录36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编著8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励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全国性行业协会国产仪器与外资技术配套等方式到达“市场换技术”的效果奖励6项;获得专利219项,其中发明专利48项,制(修)定(订)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及技术规范8项;登记软件著作权5项;上报规划咨询报告或政策建议9件。在成果转化与贡献方面技术转让收入达到490万元,进入推广目录并形成商品化产品32个,科技下乡培训达9850人次。“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等9项技术列入农业部出版的《农业主导品种和主导技术》主推技术。

人才团队建设为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按中国农科院对科技创新工程试点期的部署,南京农机化研究所调整优化了人才团队,设置了科研、技术支撑和管理三类岗位序列。根据学科体系重点研究方向,一个重点研究方向组建一个科研团队,按“首席专家为核心,骨干专家为支撑,老中青结合,专业结构优势互补”的原则,通过人才引进和培养,优化组建了12支科研团队,分三次进入。第一批科研团队八支:耕整地机械科研团队、种植机械科研团队、土下果实收获机械科研团队、穗粒类收获机械科研团队、果蔬茶类收获机械科研团队、茎秆类收获机械科研团队、植保机械科研团队、生物质转化利用装备科研团队;第三批科研团队三支:农业机械化技术系统优化与评价科研团队、农产品分级与贮藏装备科研团队、特色农产品干制与加工装备科研团队;2016年8月新增农业机械智能控制技术科研团队。为此,南京农机化研究所进行了45人次的岗位调整,目前已形成梯次结构适宜、知识配置合理、善于自主创新的科研团队,部分团队成果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引进博士毕业生9人,硕士毕业生37人;团队成员获得博士学位4人,培养博士后3人。培养博、硕士研究生77人,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江苏省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1人。

完善的科研条件建设确保创新工程顺利实施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马更需配好鞍,优秀的人才必须有优质的设施才能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南京农机化研究所在组建科研创新团队的同时,不断进行科研条件建设,通过配备较高水平的研发平台、初具规模的中试基地、较好的创新硬件基础、完善的共享运行机制来确保创新工程的顺利实施。据了解,南京农机化研究所共成立了三级研发平台体系:科技创新平台、科技支撑平台和科技服务平台。“农业部现代农业装备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使该所的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大幅提升,完成了14个试验台建设的招投标工作;试点期各学科累计投入900余万元添置15套科研仪器设备;投入620余万元构建农业机械仿真分析设计系统,购置有限元仿真Ansys软件、离散元仿真Edem软件和刚柔耦合Adams软件,并为软件的运行搭建包括服务器、图形工作站等硬件平台;50万元大型仪器设备实现共享,共享渠道通畅;建设的我国首个植保专用风洞,为植保机械团队开展雾滴防飘机理研究提供有力支撑;基于数字处理技术的播种质量实时监测平台,为种植机械团队开发播种机构,提升播种质量提供数据支持;白马试验基地已经初步建成,装修车间及试验室各项装备安装到位,与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等十多家单位实现了基地共享,为科研团队提供了广阔的田间试验场所;完善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则为保障科研工作高效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走向深入

中国经济与世界的融合越来越密切,作为世界农机的一分子,南京农机化研究所始终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据了解,科技创新工程试点期期间,共派出42人次专家分别赴美国、德国、日本,执行高秆作物强力风送施药技术与装备合作研究任务以及参加农业国际会议以及完成合作研究任务等;召开“第七届精准农业与航空施药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交流会议3次,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东盟国家农机化技术培训4次,培训人数40余人;联合共建“中美施药技术实验室”并顺利开展工作;与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等2个科研机构建立深层合作关系;引进意大利“高速自动移栽机”和丹麦“大型自平衡式喷杆喷雾机”等设备和技术12项;邀请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德州农工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17名专家来所做学术交流;与亚太农机中心、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相关机构达成了合作意向;在国际农业工程学会精准农业航空分会兼职1人。

当年小岗村18个红手印开启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而加入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试点也标志着南京农机化研究所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小岗村的发展历程诠释着永不停歇的改革创新精神,南京农机化研究所也将借助中国农科院的科技创新工程打破旧的枷锁束缚,向着新的目标进发。未来五年,南京农机化研究所的学科领域和布局将进一步优化,各学科团队研究目标更加系统明确,部分学科方向研究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平台水平进一步提升,对科研支撑引领能力显著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成绩卓著,行业领军人物涌现;在农机装备核心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方面取得较大突破,高水平论文发表数量显著提高;科技成果水平与数量大幅增长,在农机市场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加,国际国内行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科研氛围进一步优化,成果和人才评价机制更加灵活,创新活力和创新效率大幅提升;激励机制更加高效灵活,职工收入大幅提升。到“十三五”末,基本建成立足学术前沿、引领产业发展,综合实力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的现代农业工程研究所。

耕整地机械团队

试点期围绕高效机械化保护性耕整作业模式和标准制订等方向,开展关键部件和装备研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节能型反旋灭茬耕整作业模式及反转旋耕机节能技术”开发出了节能型反旋灭茬技术及机具,有效降低了机具功耗,提高了作业效率。研发的“自走式多用耕整地技术及机具”可实现旋耕、犁耕、深松、推土、牵引作业,为我国林果蔬及丘陵山区提供了一种新型作业技术和高效机具。团队试点期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篇,其中EI收录1篇;获专利授权32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制修订并已发布国家和行业标准6部。

种植机械团队

试点期围绕高效复式播种等四个研究方向,成功研制出通用型育苗播种流水线,经试验鉴定认证,该装备用于杂交稻种子播种吸种合格率达到95%以上,在江苏、黑龙江、江西等地已完成了1050亩育秧面积的生产性考核;成功研制出水稻三插臂精准栽植技术与装备,田间栽插质量明显优于二插臂插秧机,其中伤秧率仅为两插臂插秧机的50%左右;测产数据显示,三插臂精准移栽机较两插臂插秧机作业每亩增产5%以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团队试点期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6篇,其中EI收录3篇;获专利授权24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

土下果实收获机械团队

试点期围绕土下果实机收低损机理研究及关键部件创制、四行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技术、八行花生捡拾摘果联合收获技术等方向开展技术创新和装备创制。成果“花生收获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荣获2015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花生高效半喂入收获技术”取得新突破,创制出世界首台4HLB-4型半喂入四行花生联合收获机,整体技术日趋成熟;花生两段式全喂入捡拾联合收获技术取得突破,创制出国内首台4HLJ-8型全喂入八行花生捡拾联合收获机,整体技术趋于成熟。为解决我国花生生产急需、引领行业技术创新、保障国内油料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团队试点期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9篇,其中EI收录10篇;获专利授权53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穗粒类收获机械创新团队

试点期以水稻、油菜等穗粒类作物收获技术研究及装备开发为重点研究方向,开展13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高效、低损失油菜机械化分段收获技术与装备”适合我国油菜收获,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4LZ—02.0全喂入横向轴流双滚筒履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现已通过小批投产鉴定。“油菜毯状苗机械化移栽技术”移栽效率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全自动旱地移栽机栽植频率的3倍以上,整机技术性能日趋成熟。团队试点期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4篇,其中EI收录6篇;获专利授权22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获软件著作权1项。出版专著1部。获专利优秀奖2项。

果蔬茶类收获机械创新团队

试点期围绕枸杞振动复合收获技术等方面开展技术和设备研发创新,大幅提升了我国果蔬茶收获技术水平。研发的“自走式叶菜有序收获机”结构简单、紧凑,通用性强,收获的叶菜品相好。研发的“自走式枸杞振动收获技术及装备”保证枸杞树冠跨行作业,机具结构更为紧凑。研发的“双行自走式选择性采茶机”结构简单、紧凑,操纵方便,可实现“行间行走,双行采摘”解决了茶树蓬面芽头姿态各异,茶蓬高度检测难等问题。团队试点期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3篇,获专利授权28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获软件著作权2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

茎秆类收获机械创新团队

试点期围绕绩效任务,开发适宜于中小规模种植方式的棉花、苎麻机械化收获技术装备。研发的“4MZ—3刷辊式轻型采棉机”利用两刷辊间隙完成了籽棉的采收,较好地解决了棉秆被拔起问题,可一次性完成籽棉采摘、棉桃分离收集、气流物料输送、籽棉预处理等多环节作业,适应现有机采棉种植模式进行对行收获。研发的“4LMZ—0160苎麻收割机”切割率可到达94.6%,输送率可到达87.2%,平均生产率为0.29hm2/h,有效提升了苎麻收割水平。团队试点期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8篇,获专利授权31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

植保机械创新团队

试点期以植保机械领域主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为突破口,开展“农业航空精准施药技术及产业化”等相关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在“自动导航无人机低空施药技术”方面,创建了完整的旋翼机低空低量施药技术体系,制定了无人机安全技术标准,为规范无人机产品质量,促进了行业发展提供支撑。“果园双风送静电施药技术”集成了双气流辅助风送喷雾技术和仿形静电喷雾技术优势,使荷电雾流不仅穿透性强,而且雾流荷电量高、不易衰减,克服了荷电雾滴远距离输送难的问题。团队试点期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7篇,其中SCI/EI收录20篇,获专利授权38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

生物质转化利用装备团队

试点期围绕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在生物质规模化收储利用技术与模式等方面开展科研工作,取得重要突破。“柔性顶膜车库式干发酵技术”以柔性顶膜与车库式干发酵耦合等技术及检测和控制技术为基础,提出了柔性顶膜车库式干发酵技术,采用充气圈、机械压条密封和柔性顶膜水密封耦合一体化密封技术解决了密封难的问题。项目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柔性顶膜车库式干发酵技术和发酵库密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团队试点期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3篇,其中EI收录3篇,获专利授权18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

农产品分级与贮藏团队

试点期围绕花生种子加工等关键技术和装备创制开展科研工作。集成并优化创制花生种子脱壳及清选加工线,该技术为降低我国花生种子制种成本、提高制种效率、实现统一供种提供了有效的技术装备支撑。针对市场现有水分检测技术装备精度差、适应性差、易损坏的问题,创制出谷物水分检测设备,破解长期困扰水分检测设备研发的技术瓶颈问题,设备整体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设备的成功研发为实现国产水分检测设备替代进口设备、保障谷物干燥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团队试点期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6篇,其中SCI/EI收录4篇,获专利授权4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获软件著作权1项。

特色农产品干制与加工团队

试点期针对木耳等传统食用菌干制加工存在的产品外形塌陷、营养及功能成分损失严重等技术瓶颈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研究开发的高效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技术,优化干制加工最佳工艺和技术参数,集成开发食用菌专用干燥设备,实现高品质节能干制加工。针对杂粮脱壳脱皮加工破损率高等难题,研析动静磨盘式、辊筛组合式脱壳脱皮机理,探明不同作业参数及工艺方法对脱壳脱皮的影响规律,优化创制了核心工作部件,成功研发集成高效低损杂粮脱壳脱皮加工技术装备。团队试点期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篇,获专利授权3项。

农业机械化技术系统优化与评价团队

试点期重点围绕机械化农业技术体系与模式等方向开展研究工作。其中“农机安全监理理论体系建设”课题形成了《农机安全监理理论体系研究》等研究报告,并出版了《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概论》。“中国农业装备’走出去’战略研究”课题得出了我国需创建“走出去”协同风险管理和应对机制等结论,形成了《亚洲农机技术需求与中国农机企业“走出去”战略规划》等研究报告。此外“水稻机收适时性损失机理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团队试点期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6篇,其中EI/CSSCI/CSCD收录5篇,主持或参编专著5部,报送相关部委建议报告9份。

农业机械智能控制技术团队

该团队主要进行:农机作业质量与作业状态实时感知技术及智能调控策略研究,农机智能、变量作业关键部件及整机研究开发,农业机械数字化设计实验验证技术研究。以肥料减施、科学管理为目标,探索作物多源信息快速、无损监测方法,构建作物营养诊断模型,建立变量施肥优化算法,研发精准变量播种施肥智能控制系统。研究大豆收获清选位移丈量范围(mm) 0~150与夹带损失、产量实时检测技术。研究机器作业时各种工作参数的实时感知与功率分配技术。开发大豆收割机脱粒间隙、割台自动仿形智能调节装置。研究基于北斗农机定位和导航系统,实现农机自主作业。研究农机作业数据传输与处理技术,构建农机作业数据库,实现以农机作业为实施对象的作业面积测量、统计分析、实时监控、质量审核、农机调度等相关服务。

牡丹江工服定制
拉萨工作服定制
铁路工作服